本报记者 童彤
当国庆邂逅中秋,“双节”叠加对消费的牵动效应巨大,其中“吃喝”消费作为刚需中的刚需,更是释放消费力的中心点。
在持续8天的“双节”假期中,餐饮业也迎来高光时刻。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,假期前7天,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%,这一数字为我国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旅游城市“座无虚席”“排队4000桌”“早起等位3小时”频频登上热搜,确实,今年国庆假期的餐饮市场怎一个“火”字了得。“双节”消费假日经济持续火爆,消费市场信心增长,餐饮、门票景点、住宿、出行等服务消费创5年来新高,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。
今年“十一”假期,“团圆餐”叠加“味蕾游”,餐饮消费热力十足。据美团、大众点评数据显示,“双节”期间,全国餐饮堂食消费规模较2019年增长254%。优质供给为餐饮市场“再添一把火”,各地必吃榜餐厅大排长龙成为假日新常态。
“味蕾游”的热度持续到超级黄金周最后一天,热度仍然不退。10月5日中午,一家北京老字号烤鸭店门口仍在大排长龙,不少专程到北京旅游的游客选择吃完烤鸭再坐高铁返程。“每天上午不到10点半就开始发号排队,一天可以翻台将近5遍,排队取号能到300多号。”这家烤鸭店的餐饮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,这几天店里游客占比超过8成,客流量较往年增长近一倍,生意“超出预期”。
假期前7日,商务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两成,重庆、杭州、武汉同比分别增长30.3%、19.3%、16.3%。同时,美团数据也显示,中秋(9月29日)当天12点,餐饮堂食订单量就同比2022年增长110%,截至10月5日,全国餐饮堂食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更是达到254%。
“双节”叠加上“亚运会”,也顺势带火了杭州与杭帮菜,多家杭帮菜馆假期间排位突破600桌。
“很多游客下午1点从灵隐寺出来,为了吃上杭帮菜,又排队3小时。”杭州百年老字号楼外楼餐饮服务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,“今年国庆节,是提前两个月,我们的包房就全部预订满了,散桌也全部预订满了。”
据杭州市商务局数据显示,假期8天,杭州全市餐饮消费金额32.78亿元,同比2022年增长了59.4%。
此外,城市地标餐饮继续出圈。作为旅游打卡的必选项,各地特色的“小吃街”“当地特色美食”,一直是景区餐饮的“大头儿”,而一些“城市地标餐饮”也是行程中的必不可少。
国庆期间,南京网红美食街科巷,也被众多游客“填满”,梅花糕、青团、鸡蛋汉堡等地方特色小吃吸引不少游客打卡品尝,一家梅花糕摊位前,排队队伍长达10余米,平均等候接近1小时。
越来越多小众目的地因特色美食变身旅游目的地,带动全链路消费增长。据美团、大众点评数据显示,汕头、潮州、台州、威海、扬州等地,由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堂食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均超500%,汕尾、潮州、延吉、柳州、淄博等地的休闲玩乐订单增幅超600%。
“消费的增长是对消费信心的最好诠释。”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餐饮消费作为假日经济的重要组成,往往与文旅消费的增长相关,尤其是伴随全国多地正在深耕更丰富的文旅消费场景,都在对包括餐饮消费在内的消费潜能形成巨大推动。
丛屹认为,今年以来,文旅消费的旺盛表现受到假日、居民收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,但要延续和继续扩大文旅消费,就必须在丰富消费场景上下功夫。丛屹说,消费与经济大盘稳定和民生息息相关。决定着最终需求的消费一旦激活,必将对盘活整体经济带来深层次动力,“比如相关行业的就业形势向好,以及收入水平的提升,对吸纳就业都有着持续不断的好处。”
据中国烹饪协会开展的“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餐饮业经营情况调研”数据显示,受访餐饮企业假期前7天营业收入与去年国庆假期相比上涨67.5%,与2019年国庆假期相比上涨15.1%;客流量与去年国庆相比上涨82.2%,与2019年国庆假期相比上涨6.6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