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纳尔双层石墨烯(BLG)在低磁场或零磁场的巨大潜力

    科创经济 朗峰江湖 2025-02-23 3124 次浏览

    【DT半导体】获悉,本征的谷自由度使得双层石墨烯(BLG)成为半导体量子比特的独特平台。单载流子量子点(QD)基态表现出双重简并性,其中构成克莱默对的两个态具有相反的自旋和谷量子数。由于谷相关的贝里曲率,外加的垂直磁场破坏了该基态的时间反演对称性,量子比特可以被编码在自旋-谷子空间中。克莱默态受到已知的自旋和谷混合机制的保护,因为混合要求同时改变这两个量子数。

    在此,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Artem O. Denisov,Hadrien Duprez等在“Nature Nanotechnology”期刊上发表了题为“Spin–valley protected Kramers pair in bilayer graphene”的最新论文。他们在伯纳尔双层石墨烯中制造了一个可调的量子点器件,并测量了克莱默态的自旋-谷弛豫时间为38秒,在30mK下,比纯自旋阻挡态的0.4秒长两个数量级。我们还展示了本征的凯恩-梅尔自旋-轨道分裂使得即使在零磁场下,也能通过单次读取实现克莱默双重态的读取,且保真度超过99%。

    如果这些长寿命的克莱默态还具有长的相干时间,并且可以有效操作,那么BLG中的电场定义量子点可能作为长寿命的半导体量子比特,超越自旋量子比特范式。

    研究亮点

    1)实验首次在伯纳尔双层石墨烯(BLG)中实现了可调电场定义的量子点(QD),并成功测量了自旋-谷弛豫时间。研究表明,克莱默态的自旋-谷弛豫时间在30mK下为38秒,比纯自旋弛豫时间(0.4秒)长两个数量级。

    2)实验通过制造并调节量子点器件,利用电场精确控制自旋和谷自由度的耦合,研究了在小磁场或零磁场下的量子比特弛豫行为。结果表明,BLG中由于较低的谷混合率,谷自由度的弛豫时间远长于自旋自由度,证明了BLG作为半导体量子比特平台的潜力。

    3)实验进一步展示了凯恩-梅尔自旋-轨道分裂效应,在零磁场下实现了高保真度的克莱默双重态单次读取,保真度超过99%。这表明BLG中的自旋-谷量子比特可以在不需要外加磁场的情况下实现有效的单次读取,并具有较长的寿命。

    图文解读

    cc48f2ce-f042-11ef-9310-92fbcf53809c.png

    弛豫时间的设备和脉冲协议

    单次能量谱分析

    区分不同的弛豫通道

    总结展望

    本文的研究展示了伯纳尔双层石墨烯(BLG)在低磁场或零磁场下作为半导体量子比特平台的巨大潜力,尤其是其自旋-谷量子比特的长弛豫时间和高保真度读取性能。通过利用BLG中的自旋-轨道耦合和谷度自由度,研究表明BLG量子点(QD)可以实现优异的量子比特操作性能,并且该平台具备减少电荷噪声的优势,如通过使用无悬挂键的hBN材料来改善噪声问题。

    此外,BLG自旋-轨道耦合较弱,相比于传统半导体平台,能够有效避免自旋相干时间受电荷噪声的限制。研究还指出,如何操作谷自由度仍是一个挑战,未来可以通过自旋-谷交换相互作用或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来实现谷度自由度的有效操控,这为实现高效的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比特操作提供了新的思路。综合来看,BLG作为量子计算的材料平台具有长相干时间、低噪声和可调控的优势,有望推动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,并为量子计算机的实现奠定基础。